猫能传染人有哪些疾病?
猫咪身上的细菌,有80%以上对人体是无害的;还有20%左右的病原菌可能会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 不过这些病菌并不会导致猫咪发病,只会在和人类接触过程中互相传播。 那么,哪些细菌病毒会在人与宠物之间传播呢?又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一、弓形虫病 又称弓蛔目感染或寄生虫眼炎,是由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寄生虫—弓形虫引起的传染病。 人感染弓形虫后会出现腹泻、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病毒性肝炎、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传染源 患病及带虫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犬弓形虫病的发生率较高,可达50%~70%,其他家养宠物如猫、狼狗、狐狸等发病率也不低。 由于我国对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力度不够,国外很多地区弓形虫感染的动物不在少数。如果未经处理的粪便被直接用来施肥,其中携带的弓形虫则会直接进入土壤里。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宠物感染了弓形虫,只要不出现反复腹泻、呕吐,不吃垃圾食品,定期驱虫,体内就不会有大量的弓形虫成虫;而当它们按时服药、不随便捡食,也能够将体内的弓形虫消灭干净。所以,正常饲养的家猫(未食用生肉)基本不会传染弓形虫给人。
2.传播途径 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然而不少人都知道胃里有胃酸,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却忽略了肠道中也含有很高的免疫细胞。因此当胃肠道功能下降时,不仅食物的消化能力会变差,肠道免疫功能也受损,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 除了胃肠道,口腔也存在多种类型的细菌,而刷牙不仅可以清除牙齿缝隙里的残渣,也有助于抑制口腔内菌群。
二、沙门氏菌病 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而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病源菌随着病人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水源,再通过水源或者食物链进入人体,因而做好清洁工作非常重要。 三、巴氏杆菌病 主要发生于幼龄动物,多数病畜无明显症状,个别表现为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偶见腹部肿胀,食欲减退。一般经过一周左右自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有并发症发生,病死率很高。 该病是由嗜肺军团菌科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性疾病,主要侵犯呼吸道,亦可侵袭心脏等其他脏器。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食欲缺乏、精神不振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死于中毒性心肌炎、败血症或肺部并发症。 目前对该病的预防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动物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