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真菌感染怎么检查?
真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可以存在于土壤、灰尘中或者是动物以及人类的体表和体内,其中引起皮肤癣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包括毛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须癣毛霉菌属(须癣菌)等,其引起的疾病称为皮肤癣菌病或浅部真菌病[1]。 皮肤癣菌病的临床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脚气)及甲癣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发病原因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是由于接触患病动物或被患兽污染的器具而被传染所致;少数可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者密切接触而受染[2,3]。
一.皮肤真菌镜检
1.标本采集 皮损表面鳞屑或痂皮是获得病原体的最佳标本,一般建议采用刮取方法。由于真菌容易污染衣物和被粪便污染的手指,因此操作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无菌牙签、消毒棉花等避免交叉感染。此外也可采用分泌物、脓液、痂皮、结痂、脱屑、毛发剪断端、刮皮刀等作为标本进行采样。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培养。
2.实验方法和结果判定 (1)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为沙氏琼脂培养基(SAB)、燕麦琼脂、马金培养基以及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2)镜检观察 显微镜镜下可见菌落生长均匀,呈细碎的棉状白色或黄色絮状物,菌丝较宽,直径约2~5μm;无隔膜,呈直立状;分生孢子顶生于菌丝上,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分生孢子头,直径0.5~4mm不等。 注意:如果镜检看到菌丝不直立且被其他物质包被,则可能是酵母菌而非霉菌。如观察到大量芽孢则为细菌而不是真菌。
二.皮肤真菌培养
1.培养基 SAB是最常用的真菌培养基,其他常用培养基还有马丁鲍利氏琼脂(MA)、马金培养基(MK)、查琼斯培养基(CHC)和马波佐-贝利尼培养基(BB)等。
2.接种 将采集到的标本涂布在相应的培养基平板上,用灭菌牙签将每个样品轻轻涂抹开以保证培养基浸润整个平板。必要时可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梯度稀释后进行涂平板。
3.鉴定 根据真菌的生长情况,分别记录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根据菌落形态大小,数量,颜色,质地等情况初步确定可能感染的种类,然后进一步做菌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