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块哈士奇贵吗?

喻泳勤喻泳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双十一结束后广大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已经被各种套路锻炼成心理素质极为坚韧的专家了。已经没谁敢嘲笑是谁还在双十一熬夜付款了,毕竟大家都是过来人了。而最近,又出了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叫作“赌双十一”。所谓的“赌双十一”,就是你提前备好款,付了定金,然后预测双十一当天的价格,会降到多少。如果你预测的低,而实际上价格又降了的话,商家就会给你补差价。不然的话,你就只能吃定金的亏。那么问题就来了,双十一降价,到底有没有套路呢?

双十一过后不少人愤怒的发现,自己算好了价格,双十一买的货便宜了三百多,结果到头来还是买贵了。原本以为捡到了大便宜,结果不过是人家设置好程序,在你眼皮子底下演了一场逼真的打折戏。别以为只是小聪明而已,实际上,这才是资本。

既然说到了双十一的套路,就又让人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双十一还能信任吗?其实吧,对于消费者而言,双十一能不能过,根本无所谓。因为双十一存在的意义,只是给了商家一个大的噱头。所谓的双十一,不过就是商家的清仓处理大会,是商家为了甩货而设计的营销手段,而消费者非但不会吃亏,相反还可能会便宜购买到不少好东西。只是从双十一出来的第二年,大家就被各种商家玩坏了,各种套路层出不穷,但是如果你不提前准备好,也是买不了双十一的便宜货的。

而到了现在,双十一的热度虽然仍在延续,但是实际上对消费者而言,却也已经没什么太大意义了。因为双十一的规则越来越复杂,虽然放出来的价格可能都比平时便宜,但是你如果不细心计算,把握好的时间段,那你就只能当冤大头。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在双十一买东西了。其实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就好了,除了打折时间以外,双十一跟平时的价格并无太大差别。

商家们怎么会不知道双十一对消费者心理的疲态效应呢?所以他们也改变了游戏规则。现在的双十一活动已经不是单纯砸价促销了,相反还搞起了捆绑销售,你买这个东西,就得连带着另一个一起买才最划算。买东西成了数学大战,看着花里胡哨的购买方案,简直比高考还复杂。而且吧,所谓的最划算,也不一定是真的划算。有时候,就算是把其他东西加上,价格也不一定是最实惠的。

双十一的规则是一年比一年复杂,连商家的“猫腻”都看不出来,还怎么能买得到实惠呢?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商家的把戏,玩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双十一过后,消费者还要费劲巴拉地到处请求返现机会,想想都觉得心累。所以,如果对某件商品已经是志在必得了,倒还不如原价抄底,反正是货真价实的,也不是抢来的。

如果不是极其必要的东西,双十一倒也不太建议大家买。毕竟双十一商品虽然便宜,但是商家在商品上挣钱的欲望也极为强烈。毕竟你是双十一买的,虽然便宜,但是质量上,却没有什么保障,特别是对一些电子商品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如果是非常急迫的需要,在预算又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双十一还是可以拼一把的,但是下单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到底是否需要它的同时,要考虑清楚如何去划分双十一支出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小化。

总的看来,双十一,已经变得日益世俗化了。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打折促销活动,反而像是春节过年一样,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日,从预售期就开始打鸡血一般地做宣传,然后各种套路层出不穷。其实,如果双十一的活动真的可以公平公正公开,倒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还是有着很多的消费者喜欢这一种购物方式。只是商家的“精英策略”与“非精英策略”,把这一切搞得分外畸形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