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怎么训练哈士奇?

郁婧欢郁婧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据有关媒体报道,最近有关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哈士奇商业广场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声讨,因为该房地产公司居然将哈士奇的形象与商业广场的公共设施联系到一起,于是这种不守规矩、不受拘束、让人又爱又恨的哈士奇终于遭到了报应——被商业化了。 真不知该房地产公司的策划人员是怎么想的,想必这种人必定是个非主流、爱炫耀的八零后,才会把哈士奇当做傻大黑粗的角色来消费,甚至还美其名曰为“花哨”。

也许在策划者的眼里,哈士奇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家伙,是个需要被驯养的匹夫,却从没想过这种如兰贝尔童话般可爱的生物,其实原是西伯利亚雪原上的精灵。

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也必须在梦中见到一次--高耸的雪山和可爱的狗。”。而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也对狗情有独钟,他曾经说:“我热爱犬,真正把我引为朋友的,只是狗。”。

可是如果,你身边也没有这样的伟人,也不必悲伤。因为哈士奇总能令你生活充满乐趣,就像个邻家男孩一般,可以与你一同嬉戏;也像个知心大姐一样,可以聆听你的惆怅。

那么在国外,人家是怎么训练哈士奇的?

在芬兰,人们在芬兰教小哈士奇游泳和冰上技巧,甚至还有雪上摩托技术;在瑞典,有学校专门训练小哈士奇拉雪橇;在挪威,有专门的运动组织,让成年的哈士奇进行速度赛和耐力赛;在美国,有极客社团,为哈士奇发明各种炫酷器材,让哈士奇像老鼠一样在迷宫穿梭;在日本,有“哈士圈”,供爱恋哈士奇的人们交流,甚至组织“哈士婚礼”;而在百度哈士奇吧里,数以万计的人们每天分享着与哈士奇有关的一切……

原来,哈士奇不只是忠诚的伴侣,它更是懂得人性、最通人性的伙伴。它是你孤独时的最佳伴侣,为你驱散心中每一个寂寞的旅程。

也许正因如此,所以美国著名文学家沃霍尔才能说出“我无法活着离开了它”这样的话;英国名厨查尔斯雷教授也能在81岁时,仍然放弃英王室授予的荣誉,毅然决定与相伴23年的爱犬格雷西旅行;挪威前总理约翰内斯·斯卡尔得·西格尔也能在出任挪威总理后,在办公桌上放下繁重公务,执意陪自己相伴了17年的爱犬洛基走完最后一程。

因为爱,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弃。或许这就是哈士奇的魅力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