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朵流浓怎么办?
耳朵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如果耳朵得了病不但影响了我们对声音的吸收还影响了我们的听力,如果我们得了中耳炎耳朵里面就会流脓所以我们要及时治疗,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耳朵应该怎么护理。
在出现外耳道疖肿时,除了进行口服抗生素治疗,还应当借助整形手术切除疖肿。取外耳道切口时,注意不要将脓液清理干净,以保持引流通畅。对于脓液较多者,可先放于无菌纱布上,略加挤压,然后再进行清理。外耳道疖肿经常破溃,不仅影响听力,还常常伴有感染,形成脓耳。严重的时间较长者,会对听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外耳道炎的症状:
1、急性外耳道炎
(1)炎症初期,耳内闷胀或堵塞感,少许渗出液,或有少许黏液性分泌物。(2)分泌物增多,耳道溢脓性分泌物,伴有异臭味。常见脓性分泌物沾附于耳道或耵聍上。(3)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心悸,鼻根或眼部胀痛等。(4)穿孔后,自觉耳内胀闷不适或闷痛,耳鸣,听力下降,尤以头位变动时症状加重。
2、慢性外耳道炎
(1)外耳道灼热瘙痒,肿胀,伴有分泌性中耳炎。(2)外耳道黏膜红肿、糜烂,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肿胀明显时,可堵塞而致耳聪。(3)可伴有全身不适感,如头痛,疲倦,发热,口渴,牙龈肿痛等。
在生活中要注意:
1、做好外出防护工作,最好不要用力擤鼻。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每次洗手后揩干皮肤,保持局部卫生。过敏性鼻炎或结膜炎发作时,用温水清洗鼻或眼睛,选用合适的滴鼻液或眼药。滴鼻液或眼药水不宜使用过早过多,防止鼻腔或眼睛收到损害。避免吸入刺激性有害气体,远离过敏源。
2、保护好耳道,不用手中或耳朵揉搓刺激耳道,特别是耳道发痒时,以免引起外听力下降和耳道感染性疾患。取头位变动限制耳道活动,防止损伤和挤压。
3、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积极治疗急性疾病(如感冒)和急性中耳炎。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