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总咬东西?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你过得好吗?有没有哪一刻,觉得自己很陌生?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有意无意地咬指甲,嚼手指,甚至啃物件?如果是,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成年人曾有过强迫性行为,近一半的人在14岁之后就有过咬指甲或啃物品的行为,并且常常在悲观、压力大、独处时产生。下面,不妨跟帖分享你的“咬”心事……
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尤里奇教授调查了1020名志愿者,发现20岁到50岁之间的人更有可能报告自己经常发生咬指甲、咬东西的行为。尤其在他们觉得无聊、悲观或焦虑的时候。尤里奇教授说:“这些行为在个体心情不好时增加,在个体感受到社会压力、独处时减少。”
在研究对象中,42%的女性和29%的男性报告说,他们常咬东西或指甲;19%的女性和8%的男子报告说,他们以前也啃过衣服、书籍或椅子。尽管这些行为常常被认为是无害的,但是在7%的男性被调查者和4%的女性被调查者中,这些行为引出了医学问题。因为他们的行为有时非常严重,以至于磨伤了皮肤,甚至感染了细菌。
其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小孩和神经病人才会咬指甲,所以这种习惯并不好,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常常压抑自己,并把这种渴望通过其他健康的途径释放出去。
也许人们自己并不知道,其实他们的行为可能是一种转移,在转移某种不良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尔曼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应善待自己,不应咬指甲,不宜养成这种不良习惯。当然,如果这种习惯形成的理由是非常合乎情理的,而且你并非在孤立情境下这么做,那么你可能就是需要一种移情的方式。”
如果这种恶习除了让你容易受到感染,伤害皮肤以外,并没有影响你,而且,如果你可以坚定意志,不在咬指甲,那确实是好事,对你的牙齿和指甲也许都有好处,不过,对于心理问题的考虑,我们还是希望你去和专业人士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