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生病之后多久可以打疫苗?
先上结论,3个月以上的犬接种三联疫苗后,患传染病的风险将大幅度降低,但接种疫苗后7天到10天内不宜洗澡,以免免疫抗体水平下降。 接下来开始正文! 要谈论的问题有: ①为什么要在动物患病期间注射疫苗; ②动物患病期间能不能注射疫苗;③如果必须注射疫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要从影响免疫效果的两个因素说起——感染和应激。
1.1 什么是“感染” 我们这里所说的“感染”是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进入人体并在此生长繁殖,从而对机体造成有害的影响。对于动物而言,能够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包括细菌、病毒(病毒病)、真菌、寄生虫等,而人类许多自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也会在动物体表面或体内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些病症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1.2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指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后出现反应,这个刺激被称为“应激原” 常见的应激原包括:热应激(高温环境)、冷应激(低温环境)、缺氧应激、转移应激(换环境)、过度劳累应激等等。 无论病原体还是应激原都会使机体内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最终导致组织的损伤。此时若是注射疫苗,从理论上讲既不能增强免疫功能,也无法阻止病原体的继续发展。所以,如果在患病期间注射了活疫苗,很可能导致疫病加重。
不过,在注射灭活疫苗或者弱毒疫苗时,由于抗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生成并发挥作用,所以在发病期注射这类疫苗不会增加患传染病风险。但是,在疫苗注射后的1~3周内,机体抵抗力会相对较低,因此应注意做好护理工作,避免继发其他感染。
关于第二个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建议宠物在完全康复后再进行疫苗接种,这样能大大降低患传染病的概率。但由于现在的疫苗多为灭活疫苗,在接种后7天左右即可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若确因特殊原因需在患病期间注射疫苗,则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注射疫苗前后两天,应避免使用血清类物质; ● 注射疫苗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伤口感染; ● 有急性疾病的患者,应延缓疫苗的注射; ● 在注射疫苗后,应随时观察宠物的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