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狗狗的性格?
先上结论,再科普理论 结论:狗狗的性格几乎不可以改变! 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环境的塑造,以及一些训练的方法来“矫正”性格,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但一定要注意,是“矫正”,不是“改变”。 理论部分 在说怎么对狗狗进行“矫正”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狗的心理学知识,这样在实操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1. 狗是感知能力非常强的动物。比如对声响、气味、视觉的刺激都非常敏感。 而人类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时间差非常多,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狗子听得懂我们的说话,看得懂我们的眼神,甚至能掌握我们的心思——事实上,除了一些通过长期训练而能够完成的任务外(如导盲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在自欺欺人而已。
2. 狗和人类不一样,它们的认知是不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虽然它们能听懂的词汇量非常有限,但是并不影响它们将我们发出的单音节词与声音来源结合起来,从而理解我们所说的话。 所以别在跟狗子玩猜谜语游戏了,它根本不懂你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就算它聪明如查理·莫兰,也听不懂你在说“chuck me a bone ”还是“choke me a bone”。
3. 狗的认知世界是通过五感来完成的。不仅仅是嗅到、看到、听到、触碰到,还包括味觉——当然,这个味觉并不是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而是它们对气味的识别。
4. 狗不是通过大脑来思考问题,而是通过大脑中的某个区域来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然后形成行为。而这个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区域,只与它们当前接触到的环境和人物有关。 如果一只狗从小生活在野外,那它的大脑中关于人的区域一定会比家养的狗更加强大;相反,如果一只狗从小被关在家里,那它的大脑中有关野外的区域一定就会比较薄弱。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狗狗的很多猜想都基于事实,但有很多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例如:
① 狗的记忆是以情景记忆为主(what where when how),它们很难进行抽象的思考,所以你说再多道理也无用,因为它们听不懂。
② 你给它们再多的训练也只是改变它们习惯的方法,而不是改变它们行为的理由。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会将一切归为以前发生过的某种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③ 就像人类一样,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情的人脾气是不一样的,同样,小奶狗、中年狗、老年狗的心理也是各不相同的。想要改变它们的性格,真可谓难于上青天。
④ 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即便是同一个品种,也是如此。不要指望着自己花了十几年二十几年养出来的一条狗,会突然因为你的几句话几件事就变得完美无缺。
⑤ 我们总是在感叹“条条大陆通罗马”,其实,条条大陆也通狗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