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d是指什么疾病?
ChD即腔隙性脑梗死(Cavitary cerebral infarction),指的是大脑半球或脑干的小血管病变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又称为局限性脑梗死、半卵圆中心梗死等。为脑梗死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0%左右 。好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上较少死亡,但重度患者可有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预后不良。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可能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动脉壁的损伤,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小血栓形成,最后闭塞了某支小动脉或微动脉,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也可能是因血压下降过快,造成脑梗死。
临床表现根据病灶大小和部位而异。多数以偏瘫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感觉障碍、言语不清、视听障碍等症状。部分病例可以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仅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智力减退、走路不稳等慢性脑萎缩的表现。检查可有神经体征,如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步态及走直线困难、脚尖不能踩实地面、语言障碍等。但颅神经一般不受影响。
CT扫描可见病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有大片低密度区,其中有不规则高密度影,提示有出血的可能。也可有轻微的变化,但必须与脑萎缩等鉴别。MRI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急性期需与外伤相鉴别),但无法显示CT所能发现的微小梗死灶。
治疗主要在于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并对症处理功能障碍等问题。一般不宜采用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