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脚上疥螨什么症状?
1、初发期,病兔体温升高到40℃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喝水,常舔食足部和尿道口周围,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小腿下部和脚底部出现鳞屑、痂皮;
2、进行期,发病后3-6天,皮肤变厚,形成结节,结疤、脱毛,局部发红、发热,病兔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腹泻,体重下降;
3、末期,发病后7~10天,皮肤结节逐渐变软,产生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明显,反应迟钝,昏迷,严重脱水,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首先应隔离病人,并对病人用过的笼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同时,还应加强运动,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除粪便等排泄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感染因素。
对兔场以及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常用消毒剂有2%氢氧化钠溶液、5%福尔马林溶液、5%甲醛溶液(福尔马林)、5%硫酸铜溶液及3%~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污染的物品可用上述消毒剂浸泡或喷洒消毒。为消灭疥螨的传染来源,防止疾病发生,必须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控制外来种畜引入。
另外,还可以使用药物控制。当疥螨成虫寄生在人体表面时,可用热水烫洗以杀灭身上虫体,然后涂抹中药“百部酊”(中药店有售,是治疗疥疮的特效药,取其适量,加入75%酒精中,浸泡3日即可使用)。对于患处结痂者,可先用酒精清洗痂皮,然后再涂百部酊,每日两次。
如果是在养殖场发现疑似患疥螨的动物,应及时请兽医进行检查诊断,一旦确诊,应及时隔离治疗,彻底消毒饲养场所及其设施,已感染的动物,要及时治疗。 对于已确诊患有本病的个体,应该立即隔离饲养观察,并对该病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