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食仔癖要怎么预防?
首先,明确一点,兔子是没有“食崽”这一行为的。 所谓的“食崽”可能指的是母兔不照顾和哺育幼兔、直接或者间接吃掉刚出生的小兔。对于母兔而言,刚出生的幼兔身上会有母亲分泌的激素,刺激消化道蠕动和器官组织形成,因此不需要额外的食物帮助消化,也不需要特殊的营养供给(除了特殊情况下,例如寒冷天气);而刚刚断奶的幼兔消化系统逐渐成熟,此时开始吃固体食物,如果幼兔吃不下东西,或者无法消化特定食物,才会发生饥饿现象,此时母兔会舔食幼兔的排泄物进行再消化,重新为幼兔提供可消化的营养物质,直到幼兔可以正常进食为止。
要解决兔场里发生的“食崽”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避免母兔在孕期和哺乳期间的营养不良,做好各项饲养管理,保证兔体健康,避免疾病发生,同时确保兔舍环境舒适,没有过度潮湿、寒冷等不利因素,保证兔胎的安全着陆以及初生兔的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管理监测,早发现早处理。当发现母兔不食幼兔,或者频繁舔食幼兔的粪便时,应加强观察,看是否有异常行为,比如咬毛、异嗜、吞食异物等,必要时采取强制灌肠等方法及时清除胃肠道内容物,纠正消化不良的问题,恢复正常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