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还有什么名字?
1.“兔兔”、“小白兔”、“小兔子”,这些称呼比较普遍,多用来指家养宠物兔。 2.“野兔”、“山兔”,多指野外栖息的各种兔,有时也专指穴居的獭兔(肉用兔)。 “野兔”和“山兔”,虽然都指非家养的野生的兔,但前者指野生草食性兔类,后者则指野生肉食性兔类——主要是狼青色的青兔。二者在外形上略有区别。
3.“毛兔”——也叫“棉兔”,是一种专门培育的家兔品系,体型较小,被毛纯白如雪,原用于采集毛皮。现在主要用作实验动物或猎捕其他野兽的“诱饵”。由于体躯被毛浓密而柔软,常用来制成各种毛绒玩具。
4.“獭(dǎ)兔”[1],这种兔是野生动物,属于啮齿目獭兔属。因为它像水獭一样喜欢在水里游泳,而且也和水獭一样,把爪子完全埋在短而密集的毛里,犹如蹼足,因此得名。这种兔头部又细又长,耳部较长,全身除脸颊、下颚至胸腹部的绒毛外,周身都被一层薄薄的、软软的、灰黑色的绒毛所覆盖。腹部、四肢内侧及尾巴上的毛色略淡。眼睛周围、嘴部和耳朵内部都被厚厚的绒毛覆盖着。脚上有四趾,前肢有5个脚趾;后脚有4个脚趾。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我们日常所说的“獭兔”或是市场上出售的“獭兔”,其实是指“毛兔”。因为“獭兔”这个称谓,是依据英文名称翻译过来的,而英文中“Rabbits”这词儿,既指家养的小兔,也包括以上三种野生的兔(包括毛兔)。所以,我们平时说“獭兔”时,实际上指的是毛兔。
我国南北方对兔子的称谓不同。北方人叫兔子,南方人叫兔仔。古时称兔子为“兔子”或“野兔”,家兔称“哈”。国外也有叫兔的,例如比利时南边的一种人种及西班牙以南的一种动物都叫兔。旧时对兔子在文字中有许多带有意趣的称谓,如“明视”、“月窟”、“狡窟”、“玉兔”、“跳跳”、“赤免子”、“白免子”、“老免子”、“免娃子”、“哈喇子”、“兔子头”、“兔子货”、“兔子山”、“兔子菜”等。
如“玉兔”:月宫中有玉兔和吴刚,玉兔给嫦娥捣仙药,吴刚砍桂树。吴刚砍一尺,桂树长一丈,因此吴刚总砍不断桂树。玉兔总也捣不好仙药,玉兔捣药的臼子叫药臼子,也称月轮,这就是玉兔与月亮有联系的来由。
“明视”和“月窟”也是指代兔子的,来源于古书《广雅》中记载的一则寓言,兔和鹰同窝居住,鹰把兔子卖给别人,约定鹰在天边出现时,兔子要鸣叫起来。可是后来鹰背信弃义把兔子活活地卖给了别人。兔子被宰杀后的眼睛也没有闭上。玉帝知道此事后,十分同情兔子的遭遇,就把兔子的魂魄升上天去,让它住在月宫里,专司眼睛,因此代称“明视”、“月窟”。
“狡窟”:是把狡猾的兔子和狡猾的狐狸连在一起了,“窟”是洞穴的意思,代指兔子的洞穴为“狡窟”。
“跳跳”:是一种形象的拟声代称,是表示兔子动作敏捷、善于跳跃之意。
“兔儿”:是对小于自己辈分的女性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