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如何检测球虫?
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兔子的血清中crc的基因表达量,如果阳性说明有球虫感染 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检测靶序列经过PCR反应后所得的产物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来体现的。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样本进行PCR扩增。由于病原体存在,故扩增产物量大;若无此病原体存在,则不能进行有效扩增,产物量少。通过比较产物的量和浓度可以知病原体是否存在、存在数量多少。
原理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和步骤才能最终完成实验并得出结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因此该方法虽然快速且灵敏,但是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结果的误差性。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DNA提取:取约500μl血浆(或者其它组织液)于EP管中,按照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溶出DNA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
2.引物设计:根据已发表的鸡球虫属特异性核糖核酸(ribosomal RNA, rRNA)基因片段,利用Primer5.0等软件设计一对引物。
3.荧光定量RT-PCR反应:按SYBR Green I法进行。反应体系为:SYBR Green I混匀液10ul,上游引物(10pmol/ul)1ul,下游引物(10pmol/ul)1ul,双蒸水7 ul,总本积为20ul。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然后95℃45s,60℃30s,72℃30s,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长5min。
4.结果分析:以未经感染的动物血清为空白对照,各样品的Ct值大于空白对照3个以上者判为阴性,否则为阳性。 如果实验操作正确并且各个环节控制得当的话,这个实验的敏感性应该是可以达到单细胞水平的。所以一般来说,含有卵囊的粪便样本(带有未成熟幼虫的)应该能够检测出感染状况,而含有孢子期的球虫感染则可能需要增加重复次数或是采用别的手段来提高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