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为什么磨牙?
“磨牙”是啮齿动物门(Rodentia)所特有的行为,是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学习到的,与生理需要(如咀嚼食物)无关,而是为了“磨”而“磨”,这种非功能性行为可能是有毒牙的啮齿类动物进化出的防御性反应——当它们感觉到自己受到威胁时,会通过摩擦牙齿发出警告气味。这种气味可以驱远离危险,同时也可以威慑其他敌手的进攻。
有些啮齿类药物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其机理可能在于调节了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或阻断腺苷A1受体,进而影响了痛觉感知过程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相应营养素的方式预防啮齿类动物对胃肠道等组织的损害。
1.多喂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特别是豆类、燕麦、荞麦等杂粮,增加肠道有益菌繁殖,抑制有害菌,保持微生态平衡。另外,吃适量水果,能软化大便,防止便秘。
2. 多补充微量元素锌 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机体代谢过程的酶有200余种,与味觉相关的酶就有5种,故补锌可增强食欲;还可保护消化道黏膜,减少毒素的吸收,维持内脏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动物试验发现,给大鼠注射一定量锌剂能显著降低肠道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含锌丰富的食物有肉类、海产品、果仁、粗面粉、葵花籽等。
3.多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多种酶和激素的主要成分,若摄入不足,就会直接影响组织细胞的修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瘦肉(如鸡蛋大小)、大豆、豆制品、花生、核桃、杏仁、芝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