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身上都有什么虫?
狗的体表寄生虫主要有蛔目、异尖科和绦目等,其中对狗狗危害较大的有蛔目的蛔目、异尖科的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和绦目的绦虫。 这些寄生虫都会通过唾液、粪便排出体外,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幼虫会钻出来在环境中发育成成虫,再通过食物链或者人类间接传播给宠物,进行新一轮的繁殖。 当宠物体内寄生虫过多时,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症状,如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死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虫子都是害虫,有些虫子可以帮助犬消化食物,促进其吸收营养。比如,胃内的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而异尖线虫可以分泌胃酸,如果缺乏这些细菌或寄生虫,就可能影响胃肠功能。 当主人发现爱宠出现厌食、过度肥胖、腹泻呕吐等情况时,一定要检查一下是否有体内寄生虫,并注意定期给猫猫、狗狗做好驱虫工作。
1. 爱宠偶尔吃食不好,精神不佳,体重明显减轻;
2. 喜欢咬手指、玩具或者其他东西;
3. 排泄物中有未消化完全的固体或液体残留物;
4. 经常舔自己,或者是乱舔;
5. 用爪子乱挠或是啃咬自己的皮肤,有掉毛现象发生。 如果您的宠物出现了上述情况之一,就要考虑是不是感染了体内的寄生虫,需要及时治疗处理! 一般来讲,成年猫猫每年需要做1-2次体内驱虫,狗狗则需做2-3次。初次体外驱虫应该在宠物满月时进行,之后的每隔一个月做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