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洗耳朵好吗?

冼香晨冼香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好! 外耳道皮肤很薄,下面分布着耳膜(鼓膜),天天挖耳朵很容易使耳道皮肤受伤、发炎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而且,我们每天都打喷嚏、咳嗽……这些动作都可能使耵聍(也就是俗说的“耳屎”)进入外耳道并堆积起来。如果这时再挖耳朵,就很容易使外界细菌进入耳内而引起感染。(当然,如果不放心,可以用医用棉签沾点清水轻轻擦一下耳朵) 不过,这里要告诉大家,耵聍本身有着保护耳道,避免耳道进水、噪音伤耳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用耳勺掏耳朵时,会不小心弄疼你的原因之一——你的耵聍可能刚好塞在进水的入口处)适当的耵聍具有润滑作用,可以防止耳道干燥、僵硬。 所以,平时注意耳朵清洁,不要随便挖耳朵,是维持良好听力的关键。

1、洗头、洗澡时,防止水进入耳朵;

2、不要用不干净的东西擦拭耳朵;

3、不用指甲、发夹等尖锐物抠挖耳朵;

4、不要频繁掏耳朵。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还要提醒父母们,新生儿鼻腔里的分泌物(即常说的“鼻屎”),是不需要清理的。因为新生儿的鼻黏膜经常处于充血状态,这样的鼻涕和鼻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能保护宝宝的鼻子不被吸入的空气刺激。而且,由于新生儿鼻腔较短,鼻屎易落在前面鼻孔里,只要保持宝宝鼻孔的干净就可以了。

栗瑶昭栗瑶昭优质答主

人的耳道是很有讲究的,它具有独特的自净功能,耳屎和灰尘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掉出。此外,耳道很娇嫩,经常挖洗很容易造成感染,引发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病菌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人的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音;中耳由锤骨、砧骨、镫骨等三块骨组成,是将声音传入内耳的桥梁。中耳与鼻咽部仅隔一层,遇到炎症时,病菌很容易由此进入中耳;内耳主要的结构是耳蜗和前庭,除了感受声波、辨别声音外,还会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保持人的平衡。中耳和内耳是“封闭结构”,只能通过迷路窗、卵圆窗等几个“小窗户”与外界相通。因此,人的耳朵的构造决定,一些灰尘杂质进入不会影响听力,耳道内分泌的一些耵聍(俗称耳屎)与灰尘混在一起,聚集到一定量时会自动掉出来。

如果使用不干净的器具或者手指挖耳,很容易把外界的病菌带入耳内,特别是进入中耳,引起发炎。此外,不恰当的掏挖还会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因为90%的鼓膜损伤都由挖耳引起),导致病菌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影响听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