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内有寄生虫会感染吗?
首先来讲,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绦虫,不过由于人类并不是这些动物的适宜宿主,所以成虫一般不能在人胃肠道里发育为较大的成虫。但如果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就有可能感染。 其次,寄生虫的适宜宿主是指寄生虫能够在该宿主体内正常生活、繁殖、发育为成虫。只要注意良好卫生习惯,不去直接摄入未经高温杀菌处理的生水,不过度害怕而给幼猫喂食生肉(因为如果已经煮熟则不会带有寄生虫),一般不会感染寄生虫。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 有资料显示,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尽管人们已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治蛔目寄生虫的传染,但25%的被检者肠道内仍能分离出导致蛔目的寄生虫;在另一项研究中,尽管检测到的蛔目寄生虫在粪便中的含量低于百万分之一,但仍有一些人未能检测出粪便中有蛔目寄生虫的存在。 还有研究指出,即使是在严格消毒的实验室里,某些寄生虫也能存活一段时间。如果消毒不彻底或不及时,即使是很小的幼虫也能在器具表面或培养皿中发育,并且能够重新侵入人体。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要想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必须通过消化道反刍入胃并到达小肠。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不认真打扫房间、收拾厨房、清洗水果蔬菜并把食物做熟,那么虫子就有机会通过口腔或者肛门进入消化道从而被感染。
猫咪体内有寄生虫感染的几率是很高的,这个感染概率一般是接触传播的,当然对于一些种类的寄生虫来说,也有百分之五十的感染率,所以这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下面我将为你详细的介绍猫的常见体内寄生虫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蛔虫病的症状
蛔虫是一种很常见的寄生虫,几乎所有的猫都可能会感染蛔虫,猫的蛔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生长缓慢、咳嗽等,该病的重要特征是在患病猫咪的肛门部见到脱出的虫体,有时幼虫移行至肺部会引发幼年猫的肺炎。
蛔虫病的治疗
治疗该病可以使用丙硫咪唑,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消虫清”,具体使用方法为10~20mg/kg体重,也就是一公斤体重给予10~20毫克,口服,每月1次,连用2~3个月。另外吡喹酮,左旋咪唑对于蛔虫也有一定的疗效,具体效果可以问兽医,然后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
绦虫病的症状
绦虫病也是比较容易感染的,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肛门瘙痒、脱肛、腹痛、便秘、消瘦、贫血及异嗜等,我们在观察时会看到猫的皮毛和粪便中有节片或者链状的绦虫。
绦虫病的治疗
治疗绦虫的药物也有不少,例如驱绦灵、丙硫咪唑、吡喹酮等都可以使用,具体用法可以咨询兽医后再使用,另外,也可以使用我们前面提到的消虫清进行治疗。
球虫病的症状
球虫病对于幼年猫的危害非常大,是幼年猫的常发病。该病最典型的症状是拉稀、水便和血便,患病猫咪会因为长期腹泻造成脱水和营养不良而死。该病的诊断需要粪便学检查,在显微镜下发现球虫卵囊等特征,才可以做出临床诊断。
球虫病的治疗
对于该病常用的有磺胺类和喹噁啉类,具体的用法以及药物的使用也需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不建议擅自用药。
对于猫体内寄生虫,除了必要的临床诊断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驱虫的方式来预防寄生虫感染。总之,猫的寄生虫病一定不能大意,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这也是猫在日常护理中应该注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