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一定要吃打虫药吗?
首先,一定要明确一点:寄生虫是非常容易传染的! 宠物感染寄生虫后,体内外寄生虫会将其感染的环节虫体、幼虫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主人平时不重视清洁,或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直接用手抚摸宠物的身体,又或者直接用手给宠物喂食……都非常容易将自己原本就携带有的蛔目、绦目等寄生虫转移到宠物身上。
所以,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驱虫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驱虫药需要按体重服用,切不可过量食用。 一般来讲,猫寄生虫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杀灭和抑制肠道内的寄生虫。具体用药要根据所患寄生虫的类型选择对应的药物,同时遵医嘱用药。
对于幼小的猫猫来说,由于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建议自行服用打虫药。而成年猫咪如果身体健康,也没有拉稀呕吐的情况,也可以不用服用打虫药。 但如果猫咪有拉稀软便或是精神不佳的情况,就需要考虑是否感染了寄生虫,应及时做体内外驱虫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感冒以及发烧。
通常我们所说的打虫,主要是指体内的弓形虫、滴虫、蛔虫和体外的蜱虫、猫藓等。对于虫子的种类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做过系统的解答,这里不在做详细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往期文章!
针对是否一定要打虫,我的观点很明确,一定要打。一方面在国内生活,虫子的携带率非常的高,猫咪又非常喜好吃生肉,同时又具有争食好斗的天性,这些行为容易导致通过共食或者打闹时从口腔进入体内,或者通过吃喝了带有虫卵的食物、水,从而感染上体内寄生虫。另外一方面内寄生虫很难通过眼观来确认是否感染,等到临床症状非常明显的出现,那就说明已经比较严重了,此时治疗的难度和用药的副作用也在增加!
所以,预防性的驱虫是必须的,一般建议以每年两次为宜,可以选择春季和秋季各一次,使用口服的广谱驱虫药即可!
在每年的春季也建议做2-3次的体外驱虫,因为体外寄生虫多是以蚊虫为载体,所以主要以春季和夏季为主!
对于驱虫药的选择可以考虑比较广谱安全的博来恩内外一体驱虫,既可以驱杀体内的蛔虫、钩虫和绦虫,还可以长期驱杀体外的跳蚤、蜱虫和蠕形螨。
如果可以做到定期的驱虫,那也建议间隔3-6个月到宠物医院做一次便检,通过便检来确认肠道内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可以更加准确的确认是否需要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