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对小孩有什么影响?
我家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三岁,都特别喜欢小兔子和小狗。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小动物,我特意养了只兔崽和狗宝宝。一开始,孩子和动物玩的挺愉快;可是慢慢的孩子开始讨厌打扫它们的小窝,不愿意给兔崽子喂吃的,甚至看到兔崽在啃书,都会凶兔崽,直到我们把兔崽抱走,事情才结束。其实这很能说明问题。
首先,孩子对动物最初的好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淡化。因为作为幼童,他们并不具备完全的责任感来照顾一只小动物。所以往往过了某个年龄(这个时期因个体而异),他们会对小动物的态度从“好奇—感兴趣”转向“厌恶—恐惧”。
其次,孩子对动物需求的第一认知是从“好玩”开始的。也就是说,只要不碍事,不危险,孩子并不会去深想——“它到底是不是有生命的呢?”“我该怎么做呢?”——只有当玩具无法满足他们的“玩”的需求时,他们才会想去触碰其他的东西。就像我家的孩子,起初对小狗只是好奇,但并不喜欢,因为妈妈不让碰,但是可以远远的观看。可是一旦妈妈允许他触摸了,比如说给他一根骨头让他和小狗一起玩的时候,孩子的兴趣瞬间就高涨起来。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从小培养爱与善待生命的重要性。如果家长能及早告诉孩子,这些小动物和我们一样都有感觉 有感情 需要关爱,并且言传身教,多多陪伴孩子与动物互动,相信孩子能从小感受到真善美。而不是在幼儿期,通过电视或网络,被不良信息误导,以为吃野生动物很时髦、虐待动物很有“男子汉气概”。